文丨熊志
钱赚够了的张雪峰,果然装都不装了。
11月11日晚,张雪峰开直播回应出轨传闻。
这位自诩说真话的现象级教育博主,全程轻浮地瘫在椅子上,满嘴油腻脏话,语气里透着毫不掩饰的轻蔑与暴躁,活脱脱上演了一出“登味”教科书式的现场展演。
这场风波的导火索,其实是一场赤裸裸的谎言。

此前,张雪峰发微博称:“为了看全运会开幕式,连伍佰的演唱会都没去”。本是一次廉价刻意的爱国人设表演,结果却被网友用现场视频当场打脸——他不仅去了伍佰演唱会,还搂着一位女子亲密互动,瞬间引爆出轨猜测。
当然,出轨属于私德范畴,公众真正的愤怒,并非来自他是否去了演唱会,而是那个标榜只讲真话的导师,竟也开始编故事演戏,消费公共情绪了。
然而,当张雪峰戴着婚戒、面色铁青地开启直播时,他做出的不是道歉,而是一个极其精明的操作:避重就轻。他绝口不提自己撒谎造假的诚信危机,反而把全部火力对准“身边女性是谁”的八卦话题。
事后有媒体核实,那位女子确实他的妻子,所谓出轨纯属误传。
但这恰恰暴露了他的鸡贼。他故意用粗鄙言语,街头骂战式的姿态回怼网友,成功将舆论焦点,从“造假爱国人设”转移到“是不是出轨”的花边新闻上。
一场本该关乎诚信的拷问,被他硬生生搅成了一场低俗吃瓜闹剧。

然而,直播时的那种愤怒、失态,也彻底让他原形毕露了。他不再扮演那个理性的导师,而是用最原始的暴躁,捍卫自己不容质疑的权威。
当他脱口而出那句“你家孩子考多少分?及格了吗?”时,傲慢溢出屏幕。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这句话是他手中最锋利的刀,刺向的是他最核心的用户群体——那些焦虑的家长。
他靠解答这份焦虑起家,如今,他用这份焦虑本身作为武器,去堵住质疑者的嘴。这是一种赤裸裸的权力展示。你们这些孩子没考好的失败者,有什么资格质疑我这个成功者?
张雪峰的油腻和登味,并非一夜养成,而是极端功利主义长期发酵的结果。
从“打死不学新闻”的著名暴论开始,他就将理想、公共性等价值踩在脚下,在他眼里,只有能不能变现,好不好就业。他鄙视没用的专业,如今也鄙视没考好的孩子,以及那些闲得慌敢质疑他的网友。

这套逻辑,早已勾勒出一种油腻成功学的基本轮廓。
他此前短暂被平台封禁,复出后非但毫无收敛,反而更加油滑张扬,仿佛经历了一场受迫害的洗礼,从此认定,这个世界就是丛林,赢家通吃,弱者闭嘴。
当一个人的财富和影响力,以百倍的速度膨胀,而他的认知格局、情绪管理、基本修养,还停留在菜市场吵架的水平时,塌房不过是时间问题。
张雪峰绝非孤例,那种“钱赚够了,装都不装了”的登味,是当下社会某种集体心态的极致缩影。
“登”,即登顶、上岸。“登味”的本质,是草根逆袭者一旦功成名就,便迅速与自己出身的群体完成切割,不仅不再共情,反而以自己的成功经验为唯一标准,俯视、嘲讽一切未上岸的人。
张雪峰的成功,是算法时代流量神话的产物。然而,互联网可以把他捧成千万粉丝的教育导师,却无法在短时间内,赋予他相匹配的认知能力与道德自觉。

因此,我们才看到了这荒诞的一幕:一个本该引导学生、安抚家长的教育咨询导师,在直播中满口脏话,言语刻薄,姿态轻佻。这再次说明,当影响力远远超过认知,当财富跑赢了心智,人设的崩塌必将摧枯拉朽。
然而,最具讽刺性的是,在他众多信徒眼中,这种傲慢、刻薄与油腻,竟被美化为真性情和敢说真话。
张雪峰的不装了,是一面刺眼的镜子。它照出的,不仅是一个网红的失控,更是我们这个社会对成功近乎畸形的崇拜。
当一个社会开始追捧“登味”,将其视为真性情时,张雪峰的塌房,恐怕只是一个开始。我们真正该反思的是,是什么样的土壤,在批量制造并供养着这样的所谓成功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