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管怎样,不该让真正需要被正视的问题淹没于对郑智化的骂声中,要让无障碍环境真正从“有”到“优”。
文 | 蒲 琳
一场由“连滚带爬”引发的舆论风暴,在现场视频曝光后迎来戏剧性“反转”。
刚刚(10月27日)13时左右,台湾歌手郑智化在微博发文澄清“深圳机场登机事件”。他表示,连滚带爬的用词是他登机过程不顺,一时气愤的遣词,“这个我必须为我的用词道歉”。
同时,他也感谢了给予他帮助的机场服务人员,尤其是帮他推轮椅的小哥,称其“服务非常好,甚至直接搀扶我的腿进机门”,希望不要因此对服务人员造成不好影响。

随着郑智化登机的监控视频曝光,网上风向随即一转,认为郑智化的描述与画面不符,有冤枉人之嫌。此次郑智化控诉深圳机场无障碍服务缺失的事件,也从最初的全网声援,逐渐演变为关于表述真实性、服务边界与群体共情的多元争议。
郑智化的遣词虽有夸大,但除了关注他有没有“连滚带爬”外,我们更应关注什么?
01
我们先来简单回顾一下事情的经过。
10月25日,歌手郑智化发文批评深圳机场“无人性”,引发关注。文中写道:“深圳机场对残疾人的态度是最没人性的,远机位就算了,升降车停至机门居然离机门地板25公分,我的轮椅推不进飞机,腿也没办法跨进机舱门,更恶劣的是操纵升降车的司机根本不顾我的安全,完全不愿把升降板提高,冷眼看着我连滚带爬进飞机。
郑智化表示,自己已经算一个有涵养的人,但这种没人性的行为和态度,他忍无可忍。
当晚,深圳机场发布通报称,此事因根据安全操作规范,登机车与飞机舱门需保持20cm的高度差,由此给轮椅旅客进入客舱带来不便。最终在1名航司地服人员和1名机组人员协助下,郑智化通过登机车安全进入客舱。针对这次登机保障出现的不足,联合航司立行立改,进一步完善轮椅旅客服务保障流程和措施。

10月26日凌晨,郑智化再次发微博回应称:深圳机场已经对我个人提出道歉,基本上我不再追究此事,我相信这件事只是一个开升降车司机个人的恶劣行径,而非整个机场的问题,只希望借由此事,深圳机场能优化他们对残疾人士的服务和协助,深圳是我喜欢的城市,深圳人也是卓越的,希望深圳机场也能跟这座城市的优质并进。
不过,当10月26日,郑智化登机的监控视频曝光。在监控里面可以看到,在飞机舱门前,郑智化拿着拐杖,另一边由机场人员扶着,舱门里面还有空姐接应。在整个登机过程中,这名男性工作人员全程都搀扶着郑智化,协助他登机,并非是“连滚带爬”。

于是,网上的风向一下变了。
尽管有网友质疑,深圳航空企图洗白,流出的监控视频经过剪辑,郑智化登机的过程少了数十秒。
但更多网友认为,郑智化说辞太夸张了。于是,“撒谎”“无耻”“滚回去”……类似这样的言论,郑智化被喷得灰头土脸。不少人的观点都是:“哪来的连滚带爬?为什么要撒谎?”

对此,在今天的回应中,郑智化承认是“一时气愤的遣词”。
其实这也并不难理解。站在郑智化的角度,自己是一个公众人物,又是残疾人,众目睽睽之下被堵在机舱口,上下不得,心理是很微妙的,他会认为这是一种刁难。作为明星,可能也多少会有点接受不了被如此对待。
正如脱口秀演员黑灯发文所言:“看到深圳机场事情下面的留言,发现好多人不懂一个事情,人需要尊严。在有门的情况下,只需要把门打开我就可以自己走出去,你说不,今天情况特殊,开门太费劲了,我们安排两个工作人员协助您从狗洞出去,一样的,都能出去。 ”

因此,笔者个人倾向于相信郑智化致歉的说法,“连滚带爬”并非有意为之,而是情绪的宣泄。
02
退一步来说,郑智化或许用词的确不妥,但除了关注他到底有没有“连滚带爬”外,我们不妨也冷静思考一下:郑智化用名人身份的较真,对普通人来不失为一件好事。毕竟,他所反映的问题,其实是一个群体的共同困境。
比如在评论区,同为残疾歌手的李琛就第一时间表示:“我也曾有过类似经历,感同身受!无障碍设施、服务意识及配套措施还需提高且长期重视!”

而从曝光的视频来看,廊桥和飞机舱门确实存在明显的落差,是高低落差。这种落差对正常人来说,可能是抬抬脚的事,但对于腿脚不便坐着轮椅的人来说,就像一座大山,难以跨越。

至于原因,民航资深机长陈建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一个原因是升降车与飞机机型不匹配,“有的机型高一些,有的机型低一些,机门的高度也就不一样,如果升降车与机型不匹配,就可能存在升降车最高的高度达不到机门高度的情况”。另一个原因则可能与升降车司机的操作以及地面工作人员的配合有关,最终未能将升降车抬升至准确高度,导致残疾旅客不能安全、顺利进入客舱。
也是通过此次事件,深圳机场联合航司立行立改,进一步完善轮椅旅客服务保障流程和措施——
自10月25日晚间起,将为有轮椅旅客的航班尽可能提供廊桥靠接保障;
对于确实无法靠桥的航班,轮椅旅客现场保障人员数量由1名增加至2名,强化现场保障能力;
试点启用前期已研发测试的有一定坡度的登机连接装置,解决行动不便旅客登机车及廊桥与飞机舱门高度差给轮椅旅客登机带来的不便,更好地帮助旅客安全顺畅登机。
机场整改过后,方便了更多腿部有残疾的人的出行。而此事也让更多人注意到了残疾人出行的问题。
正如郑智化在今天致歉的最后表示:“因事件引发的对少数群体利益的关注,比我个人感受意义更大,交给社会各方讨论。”
03
事实上,“反转”背后并非非黑即白的对立。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中国的残疾人总数达到8500多万,占人口总数比例超过6%。他们已是我们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不过,一些城市的公共场域中鲜见他们独立出现的身影。其中的原因是复杂的,这既与快速扩张的城市化所留下的历史欠账有关,也有一些城市配套设施在建设与运营中脱节、设计执行规范不到位,导致残障人士权利沦为空中楼阁有关,这些注定要随着经济社会的整体进步而渐次改变。
2023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正式施行,这是我国首部系统性规范无障碍环境建设的专门法律,顶层设计从“倡导性”规定转向了“强制性”规范,明确了各方责任。
这场风波的价值,在于它超越了单一事件的对错评判,引发了人们更深层的思考:当残障人士发声维权时,如何在共情其困境的同时保持对事实的理性审视?公共服务机构在快速响应舆情的同时,如何平衡安全规范与人性化保障?而公众人物在借助自身影响力推动社会进步时,又该如何把握言论的客观性与分寸感?
不管怎样,不该让真正需要被正视的问题淹没于对郑智化的骂声中,要让无障碍环境真正从“有”到“优”。

资料来源:都市现场、大河报、深圳机场发布、新黄河、新京报等

生育3个及以上孩子的“大家庭”才是俄罗斯家庭典范?连普京也“催生”!
军事 | 真急眼了?美军要打造“黄金舰队”
从坟墓里伸出的指控再次指向安德鲁王子,夫妻爆出新一波丑闻!
新民周刊所有平台稿件, 未经正式授权一律不得转载、出版、改编,或进行与新民周刊版权相关的其他行为,违者必究!






